环保之家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搜索
热搜: 活动 交友 discuz
查看: 9|回复: 0

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点名工业固废处置问题突出

[复制链接]

468

主题

8

回帖

1961

积分

金牌会员

Rank: 6Rank: 6

积分
1961
发表于 昨天 14:15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近日,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内蒙古、宁夏、山东、陕西、山西五省区反馈督察情况,在反馈意见中均提到固体废物处置问题多发。
明确指出“全省固废产生、堆存量大,处置利用率低,煤基固废缺乏顶层设计和有效办法,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不畅,填埋过程中问题多发。”“工业固废随意堆放倾倒,一些企业将脱硫石膏、粉煤灰等工业固废随意倾倒和掩埋”“一些矿山废渣违规处置,压占土地、林地。工业固废利用处置不力,大量工业固废违规堆存、综合利用率低,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重点项目进展滞后。”“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问题多发,一些企业违规处置工业固体废物,侵占林地、草地,有的企业不规范处置危险废物。”

针对这个话题,谈一谈目前工业固体废物,尤其是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的几大难题。
一、产生与利用的结构性矛盾

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巨大且集中。我国煤炭、电力、冶金、化工等行业规模庞大,伴生的粉煤灰、煤矸石、冶金渣、化工渣等固废产生量以亿吨计,且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工业基地。尤其是山西、陕西、内蒙古都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基地,煤炭产量、煤电装机量体量都非常大,导致煤矸石、粉煤灰量巨大,山东的火电、钢铁、氧化铝、黄金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,因此产生大量的粉煤灰、冶金渣、尾矿。这种天文数字般的产生量,对任何利用途径都构成了巨大压力。
利用量小且区域不平衡。虽然统计上的综合利用率数字可能不低,但存在严重的伪利用和区域不平衡。利用能力强的地区可能固废产生量不足,而固废集中产生的地区又缺乏足够的市场来消纳如此巨量的废物。这就导致了产废大户周边堆积如山,而远端市场无米下锅的窘境。
二、经济性难题

固体废物的运输成本高昂。大宗固废本身价值低、密度大、体积大,属于低价值-高重量产品。其经济运输半径非常短,通常不超过200公里,一旦长途运输,运费会远超产品本身的价值,完全不具备经济性。这不仅限制了市场范围,也使得跨区域的资源调配难以实现。
固体废物加工的产品竞争力弱。与天然原材料如河沙、矿石相比,许多固废基产品在性能稳定性、一致性等方面存在短板。虽然成本可能较低,但下游用户出于质量风险考虑,宁愿使用天然材料。很多产品缺乏国家或行业标准,无法进入主流建筑设计规范和采购目录,极大地限制了应用场景。
隐性成本高。利用企业需要投入成本进行预处理,这部分成本叠加后,其价格优势可能就不再明显。
三、技术瓶颈

当前大部分利用途径属于低端化利用,如用于铺路、回填、制砖等低附加值领域,技术门槛低,产品价值也低,无法有效消化巨量固废。
另外,高附加值利用技术不成熟,虽然能从固废中提取有价元素或制备高新材料,但这些技术往往面临工艺流程复杂、能耗高、设备投资大、二次污染风险等问题,难以实现规模化、经济化的工业应用。
复杂难用固废缺乏有效技术。对于某些成分复杂、毒性较大的固废、如电解锰渣、赤泥、部分化工渣,缺乏成熟、可靠、经济的规模化利用技术,基本以堆存为主,环境风险极大。
四、政策与市场机制困境

固废在管理上被认定为废物,跨省转移需要办理复杂的审批、备案手续,这种身份认定严重阻碍了其作为“资源”的自由市场流通。政策依赖性强且不稳定。
固废利用行业很大程度上依赖政府补贴、税收优惠等政策驱动。一旦政策变动或补贴退坡,整个商业模式可能立刻崩溃,缺乏内在的市场生命力。
这些问题环环相扣,形成了一个死循环:产生量大→价值低→运输成本敏感→市场范围小→只能低端利用→产品竞争力弱→利润低→无力投资新技术→无法高值化利用→难以消化巨大产生量。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QQ|Archiver|手机版|小黑屋|环保之家论坛 ( 粤ICP备20048911号 )

GMT+8, 2025-9-19 06:40 , Processed in 0.040420 second(s), 20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

© 2020-2024 环保之家www.ep-home.cn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