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名企业环保专员,学会与当地生态环境部门、与一个个具体的部门工作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,是职业发展的必备技能。如果你想长期在这个圈子里工作,这就更重要了,这能成为你在企业安身立命的护身符,升职加薪时的谈判筹码,以及跳槽时的自信底牌。今天,笔者由浅入深,教你5步轻松搞定。
第一步关系破冰:积极参加培训
从零开始拉近关系需要一个合适的契机。这里介绍一种特别容易上手的方式——参加培训。一般来说,每年地方环保部门都会邀请企业环保专员参加一些业务培训。 参加这些培训是你拉近关系的绝佳时刻。如果是线上培训,可以提前10分钟进入会议室,然后立刻打字报道,在培训快要开始的时候再打字报道一下,坚决不要早退,因为退出会议室的时候是会有文字提示的。如果是线下培训,有席卡的话按席卡就座,没有席卡尽量往前排就座,培训时只要你认真听讲,时不时拍照或者是记录笔记,和讲课老师眼神互动,印象分就会大大提高。培训结束后一定要做两件事情,一件是向授课老师或者环保部门人员请要课件,并说明回去后用于培训员工或者自己学习,另一件是主动加上授课老师或者环保部门人员的微信好友,在添加好友时,你可以说是为了回去后遇到问题及时汇报请教,一般都不会拒绝你的好意。 对环保部门来说,一个企业积不积极,重不重视环保工作,最直观的就是看他参加培训的态度。如果你认为这些是表面功夫,那就错了,积极参加培训更重要的是真正地学到本领。掌握真本领,才是进一步拉近关系的核心要素。这个下面会说明清楚。
第二步渐入佳境:按时填报系统
现在需要企业定期填报的环保信息平台真的很多,比如,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、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申报系统、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、生态环境统计业务系统等等。每个系统都需要环保专员在规定时间内填写上报完整、准确的内容,这是企业的主体责任。但实际上,这里也是地方环保部门人员经常头疼的地方,因为他每次都需要花很大精力去催促企业按时填报,对内容错误的还得一遍一遍地发回去重新填写,快到截止时间时,恨不得代替企业填写。 这里就有拉近关系的捷径。第一,每次都按时地,高质量地完成各类系统填报,不要等地方环保部门来催促,就早早地填好。要知道每个系统的后台上,都能显示未报企业名单,如果每次你这个企业都在这个名单上面,见到的次数多了,印象肯定就差了下去。第二,最好能帮助别的企业填报,大部分地方环保部门都会给辖区内的企业拉个群,你提前完成了就在工作群里秀一下,既可以展示工作成果,也可以变相的给未完成的单位一点压力,获取环保部门人员的好感。临近填报截止时,群里总会有一些企业安环人员,问一些填报上的问题。有的问题很简单,一两句就能回答清楚。如果你能够主动在群里准确地回复答案,不仅帮助了他人,更节省了地方环保部门人员的时间,他们是最喜欢这样的了。 第二步比第一步有更高的含金量。其实,不少安环人员糊糊涂涂的,有的连自己家的账号、密码都搞不清楚,有的不负责任地乱填一气,有的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天绝不登录系统。如果第一步你办到了,平时培训时都认真听讲了,你会发现填好系统其实不难,这时候你再去帮助他人,减轻了环保部门人员的工作量,他能不喜欢你吗?
第三步建立信任:顺利接受检查
接受执法检查,是对一个安环人员的全面考验,也是搞好关系的绝佳机会。一般来说,现在的检查都是随机暗访,或者是已通过非现场方式发现了线索再登门进一步核实。也有在特定时间段内对某一行业或区域的全覆盖检查,比如夏季对VOCs排放大户的检查,或者是流域水污染问题排查时,对汇水范围内的涉水企业全面检查等。 在接受检查时,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,那搞好关系就不在话下。一是情况熟悉如数家珍,对自己企业的生产流程、排污节点、治污设施都了如指掌、对答如流,绝不闪烁其词或者糊里糊涂,这体现了你的责任感。二是专业术语信手拈来,作为安环人员要有一种勇气和魄力,那就是对本企业的环境治理专业程度完全可以超过执法人员。比如,你能清晰地记住了排污许可证上面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浓度、总量,自行监测的适用方法,污水站的加药量和加药时机等等。执法人员面对的是很多个企业,对每个企业的这些细节不可能全部记清楚,这些如果你记住了,则证明你用心在上面了。三是台账明白条分缕析。建议把环评的、排污许可的、环境应急的、危固废的、自行监测的、生产工况的、设施使用情况的台账都分门别类,装到单独的档案盒里。一大摞子抱出来的时候,执法人员对你的好感度就自然上去了。四是持证排污严格守法。前面三点体现的是个人素质和敬业程度,这第四点才是真正的关键点,体现的是诚信品质。无需多言,环保部门最喜欢的企业绝对是最守法的企业,最信任的环保专员绝对是最老实不玩弯弯绕的环保专员。就算你表现得再好再积极再专业,如果不守法,一切都是零蛋。 一个放心的企业,一个信任的安环人员,对地方环保部门是相当重要,因为现在会有上级的帮扶指导、同级的交叉互查等,多一个放心企业,地方环保部门也就多一份安心。如果你的企业在接受上级或其他地市部门的帮扶指导时,能够顺顺利利、稳稳当当,得到他们的肯定,塑造了当地的形象、展示了当地作风,地方环保部门能不对你高看一眼吗?
第四步好感溢出:响应试点工作。
第三步是核心,做到了好感度就拉满了,如果还能做到第四步那好感度就溢出了。举个例子,比如现在地方环保部门在推进排污权交易,正在摸排、撮合有意愿的企业,因为是个新事物,需要企业投入不少人力、精力去研究,还可能追及以往排污税的核算问题,存在一定的难度。如果这时候你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减少了污染物排放,富裕了部分排污权,主动联系环保部门,表示愿意配合推进该项工作,地方环保部门绝对热烈欢迎,肯定和你并肩一起推进试点工作。在这个并肩作战的过程中,深入的友谊也就顺理成章地建立了起来。除了排污权交易改革外,还有很多试点示范工作,比如鼓励性清洁生产改造、“无废工厂”创建、碳排放量核算和碳排放权交易等等。 愿意第一个迈出脚步的,往往会获得丰厚的回报。且不说很多地方,会对试点示范企业有直接性的奖励、设备更新升级的补助、财税金融的政策倾斜等,更有企业和你个人的成长。比如,成功创建“无废工厂”会把企业的危固废管理再提高一个层次。再比如,碳核算、排污权交易等等,你作为环保专员掌握了相关操作细节,再到哪个企业去都会受到热烈的欢迎,就像是帮助企业成功上市的董秘,其含金量必然大幅度提升。 客观来说,企业能做到守法经营就是达标的了,能做到试点示范这一步的企业实属凤毛麟角。这实际上体现的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,只有责任感强、有担当的企业才会去付出精力、财力去尝试和突破。对于一个社会责任感强的企业,环保部门对他不仅仅是好感,而更多的是尊敬。
第五步融入地方:美好的“清亲”关系。
作为企业的环保专员,你如果做到了前面四步,那你已经是一个在某个领域比执法人员更专业的环保专家,你的企业是守法经营的标杆,更还有一些试点示范的创新。不出意外的话,下一步,你将会被地方环保部门邀请作为专家参与对同类型企业的日常检查,你虽然不能执法,但是能帮助找出问题;你的企业会被选择作为现场观摩的对象,你会被邀请进行经验交流。这时候,你已经融入了当地环保工作中去,成为环保部门的“小伙伴”,你所在企业和当地环保部门的关系将成为“清亲”关系的典范。 能做到第五步的安环人员,恭喜你,你在这个行业不仅专业程度得到了认可,还拥有了一定的声望。好好珍惜和利用这种声望,不仅你在企业的位置无法替代,更为你打开了更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。这时,你的优秀就不会局限在地方上了,很可能被外市、外省的企业邀请过去做指导、做培训,前途和“钱”途都不在话下。
本文作者、编辑:孙动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