环境影响评价报告,简称环评报告是企业环保工作的纲领性文件,读懂环评报告是企业环保专员干好工作的前提基础。但很多环保专员看到厚厚的一本环评报告书,就有点发怵,再一翻开,里面尽是各种术语、各类标准,还有看不懂的符号,一下子就被难倒了。 不得不说,环评报告确实有点难懂。面对一个大难题,我们不妨把它拆解掉,变成一个个可以解决的小难题。在下面的内容里,小编将带着你解构环评报告,一个一个地帮你攻克难点,读懂它。
01搞懂环评报告的本质
环评报告的本质是预测一个建设项目,可能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哪些影响,并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措施。比如,你家边上要建设一家化工厂,那么在开工建设之前,就要预测一下,如果真的建了这个化工厂,它会产生哪些废气、废水、废渣,产生多少噪声等等。然后,还要提前想好,采取哪些措施能减少排放的污染,从而降低对环境的影响。 所以,当你入职某个企业,看见它的环评报告,你要知道,这么厚厚的书的核心内容只有一个——预测可能产生的污染,并提出治理的措施。 小编经常笑赞编写环评报告的专家是“战场精算师”,因为他能凭借高超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,在一家工厂还没建设之前,就能事无巨细地想清楚每一个生产环节是什么样的,算清楚每一个生产环节会产生哪些种类、多少数量的污染物,还能根据这些污染物的特性,提出非常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。一般要求,环评报告必须给出能削减90%以上污染物的方法。
02搞懂环评报告的结构
现在我们就来拆解一本厚厚的环评报告书,它通常包括以下四个部分: 1. 项目概况,包括项目内容、规模、选址、工艺流程等。这里提请你,一定要捋清楚工艺流程,环保专员绝对不能不懂生产,因为所有的污染物都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。环评报告上的生产流程图要反复看,然后对照着流程图,实地从原材料库到成品库,逐个地现场看。一看原料是什么,放在哪、从哪进入工艺;二看工艺是什么,原料发生了什么变化;三看排放的污染物是什么,排到哪里去了;四看产品是什么,存放在哪。看明白这四点,才算是看懂了工艺流程。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漫长,比如对一个复杂的化工厂来说,从零开始的普通人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,这个傻力气必须下足。 2. 环境现状,包括项目周边的自然环境、敏感目标、污染源等。这个涉及环境影响评价的本质,因为环评是评估建设项目会产生哪些环境影响,所以就必须摸清楚,在这个项目建设之前该地方的环境是什么样的。在环评报告的这个部分,你会看到各种测量结果的表格,空气质量是什么样,地下室是什么样,噪声是什么样等等。建议对这个部分浏览即可,在现阶段不需要特别下功夫,等你进阶之后,再回过头来看这个部分。 3. 污染源分析,包括项目可能产生的废水、废气、废渣、噪声等。读懂这一部分,关键就是抓住一个字——“源”,找到每种污染物的源头,想清楚它是怎么产生的。比如,常见的NOx,它可能是高温燃烧产生的,因为在高温下,空气中大量存在的本身很稳定的N2,就会被氧化成NOx。再比如,喷漆房的挥发性有机物,它可能是油性漆自带的。又比如,反应釜的洗涤废水,它的污染来源就是反应釜中残留的原材料或产品。这些内容会在环评报告中写清楚,你要做的就是,在生产过程中逐一验证它。 4. 环保措施,包括污染防治、生态保护、风险应急措施等。这是整个环评报告中最核心的内容,前面所有的分析、预测都是为了提出合理、高效的环保措施。读懂、弄清楚这些措施,是我们环保专员的看家本领。这里要抓住一个关键字——“流”,即搞清楚污染物的流向、去向。比如,生产废水从哪里流出,经过哪根管子流到了哪里,一般是先进入污水处理设施,经过处理后,再排放到园区管网或外环境。再比如,产生的危险废物,怎么运走、运到哪里、怎么存放,一般是先运到危废库房,等积攒到一定量后,再委托给专业的危废处置公司运走。搞清楚污染物的“流”,就抓住了牛鼻子。顺着这个流向,接下来你再去逐渐搞清楚,污染物是怎么被削减的,每个污染处理设施的原理是什么。 5. 排放标准,此部分环评报告中会有所涉及,但可能只是一句话描述,要求达到某个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。具体的标准要到《排污许可证》中去查。
03搞懂环评报告的术语
在环评报告里,你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陌生的术语,比如“无组织排放”“非甲烷总烃”“活性污泥”等等。遇到这些绊脚石,不要担心,拿出你的手机打开DeepSeek,这样问它:我是一个零基础的企业环保专员,我在环评报告里面看到“无组织排放”,请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,用简明易懂的语言告诉我。通过这个AI提示词,你肯定能找到满意的答案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