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预案定义 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、自然灾害时,采取紧急措施,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、水体、土壤等环境介质,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。 根据《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(试行)》第二条:“本办法所称环境应急预案,是指企业为了在应对各类事故、自然灾害时,采取紧急措施,避免或最大程度减少污染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厂界外大气、水体、土壤等环境介质,而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。”
二、法律依据(不做预案的违法性)- 法律依据依据《环境保护法》《突发事件应对法》以及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》等法律法规和文件制定。
根据《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(试行)》第一条:“根据《环境保护法》《突发事件应对法》等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》等文件,制定本办法。”
不做预案的违法性:
- 企业未制定、备案环境应急预案,或者提供虚假文件备案的,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,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。
根据《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(试行)》第二十二条:“企业未按照有关规定制定、备案环境应急预案,或者提供虚假文件备案的,由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,并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。”
三、适用企业范围适用于以下企业: - 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,包括污水、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;
- 生产、储存、运输、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;
- 产生、收集、贮存、运输、利用、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;
- 尾矿库企业,包括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、电厂灰渣库企业;
- 其他应当纳入适用范围的企业。
根据《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(试行)》第三条: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以下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的指导和管理,适用本办法:
(一)可能发生突发环境事件的污染物排放企业,包括污水、生活垃圾集中处理设施的运营企业;
(二)生产、储存、运输、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企业;
(三)产生、收集、贮存、运输、利用、处置危险废物的企业;
(四)尾矿库企业,包括湿式堆存工业废渣库、电厂灰渣库企业;
(五)其他应当纳入适用范围的企业。”
四、编制责任主体企业是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的责任主体,可以自行编制,也可以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,但企业需指定人员全程参与。 根据《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(试行)》第八条:“企业是制定环境应急预案的责任主体,根据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需要,开展环境应急预案制定工作,对环境应急预案内容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负责。企业可以自行编制环境应急预案,也可以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环境应急预案。委托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编制的,企业指定有关人员全程参与。”
五、高质量编制方法- 明确现场组织指挥机制、应急队伍分工、信息报告、监测预警、不同情景下的应对流程和措施、应急资源保障等内容
- 对较大以上环境风险企业可建立综合预案、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预案体系;
- 跨区域企业应编制分县域或分管理单元的应急预案;
- 制定步骤成立编制小组、开展环境风险评估、应急资源调查、编制预案、评审、签署发布。
根据《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(试行)》第九条:“环境应急预案体现自救互救、信息报告和先期处置特点,侧重明确现场组织指挥机制、应急队伍分工、信息报告、监测预警、不同情景下的应对流程和措施、应急资源保障等内容。”
第十条:“企业按照以下步骤制定环境应急预案:(一)成立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小组;(二)开展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;(三)编制环境应急预案;(四)评审环境应急预案;(五)签署发布环境应急预案。”
六、修订要求(是否定期)
- 面临的环境风险发生重大变化;
- 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调整;
- 监测预警及报告机制、应对流程和措施、应急保障措施变化;
- 重要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化;
- 在实际应对或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调整;
- 其他需要修订的情形。
根据《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(试行)》第十二条:“企业结合环境应急预案实施情况,至少每三年对环境应急预案进行一次回顾性评估。有下列情形之一的,及时修订:(一)面临的环境风险发生重大变化……(六)其他需要修订的情况。”
七、备案提交资料清单首次备案需提交以下文件: -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;
- 环境应急预案及编制说明(签署发布文件、环境应急预案文本;编制过程概述、重点内容说明、征求意见及采纳情况说明、评审情况说明);
- 环境风险评估报告;
-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;
- 环境应急预案评审意见。
根据《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(试行)》第十五条:“企业环境应急预案首次备案,现场办理时应当提交下列文件:(一)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表;(二)环境应急预案及编制说明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……(五)环境应急预案评审意见的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。”
八、新建项目备案时机建设项目在投入生产或使用前,建设单位应按照规定向所在地受理部门备案环境应急预案。 根据《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(试行)》第十七条:“建设单位制定的环境应急预案或者修订的企业环境应急预案,应当在建设项目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,按照本办法第十五条的要求,向建设项目所在地受理部门备案。”
九、现场应急硬件设施的作用现场应急硬件设施的作用在于: 虽然未在提供的资料中明确列出硬件设施的具体作用,但根据《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(试行)》中对应急预案内容的要求,强调了“应急资源保障”的重要性,表明硬件设施是应急预案实施的基础。
综上所述,企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备案管理全流程包括:定义、法律依据、适用范围、责任主体、编制方法、修订要求、提交材料、备案时机及应急设施保障等方面,均依据《企业事业单位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管理办法(试行)》(环发[2015]4号)执行。
|